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LATEST NEWS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图书馆教职工
继续教育培养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继续教育培养方案主要用于学院图书馆非图书馆专业的在职教职工。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基础理论,掌握管理科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网络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从事信息服务、业务管理、教学科研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基本规格:
(一)学制:1.5年,教职工可在1-2年内完成。
(二)考核:所有课程的考核均采取笔试的形式,笔试正确率达60%以上为成绩合格。
(三)结业:规定课程全部合格的教职工,由学院人事处、图书馆联合发放《图书馆教职工继续教育结业证》(以下简称《结业证》)
(四)培养规格
本继续教育方案,突出培养图书馆业务服务部门的实践与管理能力。继续教育合格的教职工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熟悉图书馆事业和信息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熟悉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分类、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利用和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网站建设和网络系统评价能力;
5、具有较强的中文文献阅读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四、主要课程:
图书馆学基础、图书分类基础、文献学、图书馆管理、目录学、文献编目。
五、要求:
(一)图书馆全体在职教职工须在学制规定时间(2年)内完成所有主要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结业证》。
(二)学制要求时间内未取得《结业证》的教职工,年终奖金按50%发放;两个学制时间未取得《结业证》的教职工需转岗。
(三)因年龄、疾病、孕产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或无法完成继续教育规定课程的教职工,需经人事室、图书馆及分管院领导审批。
六、教学计划表
课程 代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 | ||||
总学时 | 讲授 | 自学 | 第一学期 (18周) | 第二学期 (18周) | 第三学期 (18周) | ||
HT1601 | 图书馆学基础 | 72 | 16 | 56 | 4 | ||
HT1602 | 文献学 | 72 | 16 | 56 | 4 | ||
HT1603 | 目录学 | 72 | 16 | 56 | 4 | ||
HT1604 | 图书馆管理 | 72 | 16 | 56 | 4 | ||
HT1605 | 图书分类基础 | 72 | 16 | 56 | 4 | ||
HT1606 | 文献编目 | 72 | 16 | 56 | 4 |
七、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图书馆学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图书馆学专业基础课程,介绍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图书馆的工作体系流程。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与社会以及图书馆的未来作用进行了论述。
吴慰慈 《图书馆学概论》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课程名称:图书分类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图书馆学专业基础课程,从大编目角度出发,全面讲解中文图书分类方法、书次号的编制与取号方法、图书排架方法。
课程名称:文献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论述文献学的基本理论,文献的外在形态与内容分类,文献的整理、揭示、检索、鉴别、整理、典藏与传播,以及计算机在文献生产与检索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图书馆管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分析了图书馆战略规划、组织、领导、控制与评价等职能,阐述了图书馆伦理、图书馆政策与图书馆法等管理机制与制度,介绍图书馆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量化管理等管理方法,探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财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图书馆创新管理等应用领域。
课程名称:目录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图书馆学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目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增强书目情报服务和书目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达到有效利用二次文献工具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
课程名称:文献编目
课程内容:学习图书馆目录的检索与利用、各种类型文献信息目录款目与机读记录的编制、规范款目与规范记录的编制、图书馆编目工作组织管理与目录利用状况的调研等,熟练掌握编目知识、方法与操作技能,提高解决编目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