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坚守在校内守护学生的鸿德教职工,组成了一道“隔离线”。他们把自己置身于新冠病毒和学生之间,用心守护学生,用情关爱学生。每个人看似平淡的付出好似微光,但微光成炬,能照亮更多人,能温暖更多人。
李研
当学院出现病例时,一句“随时可以”是他坚定又勇敢的回应!李研老师是这学期刚入职学院人文系新闻教研室的老师,他曾经也是一名十大信誉赌博官网平台。从三尺讲台转战一线抗疫教师,从疫情开始的随时待命,到真正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疫情防控工作群、志愿群此起彼伏的响声已成为他清晨独特的闹钟铃声,多数时候来不及吃早饭,甚至没有时间洗漱,就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开始一天的防疫工作,统计隔离台账、清点区域人数、配发物资、日常消杀,防疫工作中不论是最基础还是最难的工作,他都以严格的要求督促自己保质保量的完成。
如果说促使李研老师参加到这场“战役”中的动力来自于学院多年的培育,那么让他坚持下去的力量,则是学生们日渐舒展的笑脸。进入隔离区的李研老师最关心的也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工作的间歇,他总是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给学生做心理疏导,安慰学生,给予他们安全感。李研老师用个人实际行动,诠释了听令而行的师者担当,他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
陈凤霞
拿起粉笔是老师,放下粉笔是战士!面对疫情,当陈凤霞老师听到隔离楼宇需要老师帮助时,便义无反顾地迅速报名。“作为一名党员,这些都是我应尽的职责。工作转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在校园里教书育人是责任,保护好同学们也是教师的责任。”陈凤霞说。
进入隔离区,陈凤霞和同事们迅速对接、沟通,分发餐食、抗原、各类用品,配合消杀、核酸检测、卫生清洁等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细致、精确、及时,容不得半点马虎。
工作中,同学们也让她非常感动。师生之间的理解、配合融化在了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有了老师的贴心照顾,同学们也不再焦虑。
陈凤霞说:“在送饭、清扫工作的时候,我会与同学们聊上几句,了解大家的情绪和想法,当有同学情绪变化时,我也会悄悄记下来,重点进行关注。几天下来,我和大家的关系走的很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陈凤霞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生动践行着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人民教师的初心和担当。“这是一份使命,更是伴随一生的精神财富。我会带着这份使命,坚守教书岗位,不忘育人初心,勤勉尽责、砥砺前行。”陈凤霞说。
董晓晶
疾风知劲草,勇毅显担当。面对临危授命的任务,董晓晶老师全副武装、勇当尖兵。为学生收拾行李、分配物品、分配餐食……忙碌是工作的常态,每天睡着折叠床,不充足的睡眠,不停歇的脚步,董晓晶难免疲惫。但是她始终有着不动摇的信念:为同学们做好服务。
“我是党员,也是一名教师,学院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董晓晶的回答果断而又干脆。
汗水顺着额头流入眼睛,没时间擦也不敢擦。面罩一会儿就会被雾气遮住。那些凌晨,那些寒冷的午夜,都是董晓晶老师的工作时间。安抚学生,嘱咐他们注意事项,都是董晓晶老师要打起精神面对的难眠夜晚。董晓晶老师常常想到那些和自己一样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志愿者们也各自坚守着不同的岗位,向着共同的方向,做着同样的努力,她坦言只要能守护学生的安全和学校的安全,那么一切全都值得。
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到条理清晰,董晓晶老师在照顾好同学们的同时还给了他们很多心理的安慰。董晓晶老师说:“我们首先建立微信群,然后在群里跟大家交流沟通,我会尽量以轻松的语气与大家交流,不让她们有心理负担,有的同学不知道我是老师,还在群里称我为学姐,我也默认,并试图用学姐的语气与大家交流,后续填了信息表格,大家才知道我是老师。”
做完董晓晶老师的采访,我已泪目,感动与钦佩用语言难以表达。只希望疫情早日退去,胜利快些来临,她能早日归来。最后以她的感言作为结尾:走过泥泞,方知大道珍贵;经历风雨,更觉阳光美好。愿大家拥有健康体魄,等待疫情阴霾解散,春暖花开!
编辑:陈思奇